Page 209 - 唯識藏_28
P. 209
者,既勇悍已,於彼加行正勤修習。」已生惡法中,有此五句:初三顯不定地中聞、 論》八十三云:「欲者,若於是處樂作樂得。精進者,發起加行,其心勇悍。言策勵 法,為欲令住,策心持心,防護善法,令不忘失,故名防護斷。 先未得善法,數修數習,令現在前,能有所斷,故名修斷;四、名防護斷,謂已生善 令不現前故,為斷故斷,名為斷斷;三、名修斷,未生善法,為令生故,策心持心, 欲策勵等,應修律儀,令其斷滅;二、名斷斷,未生惡法,為不生故,生欲等如前, 如《菩薩藏經》。亦名正斷,亦名正勝,如《大論》二十九,亦名正勝道。 生諸善法故;第四正斷增能對治,已生善法令增廣故。 一切所治,如其所應,斷捨一切已生、未生惡不善法故;第三正斷得
修習者,五句一一皆依四正斷說。此如《大論》、《顯揚》,並有此文。如《大 《大論》二十九釋四正斷,有四種:一、律儀斷,謂於已生惡法,為令斷故,生 次明正斷者,如《菩薩藏經》,菩薩為欲修慧時,精勤修習,故次須明四正斷。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二
① 「證」,底本作「諸」,今依據麗本《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》卷十改作「證」。
7
4
4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