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13 - 唯識藏_28
P. 213
,由懈怠門所生沈沒。散因緣者,謂遠離不淨想故,由掉動門所生高舉。聚者,謂由 隨順修。此中顯示欲等能遠離聚散及因緣等二種修義。聚因緣者,謂遠離毗鉢舍那故 與四瑜伽異,廣如彼鈔,不可會之。 眠,故知八種智能斷種,八種智能得定,別言思斷種。然此偏約一義,此中攝為四, 等相故修習。以斯二論大同。又八斷行智,如斷隨眠,斷行攝四瑜伽,四瑜伽皆斷隨 信、方便。初三次第配,餘五皆方便,廣如彼。又為定圓滿而修八斷行,此云引發止 行皆為斷隨眠瑜伽而修習故,為害隨眠瑜伽,即四瑜伽,如二十八說,謂欲、精進、 ,從增上說,義不相違。 惱等,以正思發善身口,遂能違彼惡身口,故以為對治。慧為知過因,不說為對治體 捨惡法,正知是毗鉢舍那品慧,其實慧能對治
復次,欲、勤、心、觀修有二種,謂并因緣聚散遠離修,不劣、不散、彼二所依 問:其思既名與止觀俱身口業,明知是定共戒,未得無漏,故非道共戒。此八勝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二
7
4
4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