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6 - 唯識藏_28
P. 356
,即不生上界,如下廣釋。又不斷第七中惑,及第六識中我見,如別章及第一卷抄。 五下分結。以此義故,如前說勝。如《顯揚》第十九說伏惑等,未見文。 以二處斷苦、集,那含是一處集故。又超越人見修俱時斷故說,或其次第人應不言斷 時亦斷,此修道中從究竟盡故。言三結,收見惑一切盡;言貪、瞋,收修惑一切盡。 趣因,雖見道斷,以此處斷苦、集故說。人天由貪、瞋為因,故說不越下界,雖見道 ,令諸有情不越下趣故。以貪欲、瞋恚為最勝因,令諸有情不越下界故。 趣者,謂那落迦、旁生、餓鬼。下界者,謂欲界。以薩迦耶見、戒禁取、疑為最勝因 答:最勝所攝故。云何最勝?由此五結能為下趣下界勝因,故名最勝。所以者何?下 已永斷欲界修道所斷一切煩惱,得不還果,何故但言永斷
此第三果,下界不經生成有行等。那含以欲界未經生故,先以曾潤生,聖厭生苦 不還果中,其超越人如前說,不伏斷上界惑等亦如前說。身見、戒取、疑,下三 不還果補特伽羅者,謂於修道中已斷欲界第九品煩惱,安住彼道。所以者何?由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六
8
9
9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