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51 - 唯識藏_28
P. 351
雖一惑一無間道,今隨見道,五品等惑但為一無間斷。今雖三說,意取最初。 ,修惑細故。三、十六心斷見惑訖,不出觀起修道智,斷五品等惑,其修惑修道斷, 。以下智斷非想第九惑,不下惑故無過,是利智故。二說、如十六行至道法忍方斷八 ,以不障初果故,如第三果。此文屢尋未見。 界九品種,初禪以上不斷,以不障第三果故。依此道理,準彼初果亦不斷彼五品修種 知我共傳。法師引《顯揚》第十九云,先以世間道伏無所有處以下惑,入見道唯斷欲 種? 道理,謂六行時唯伏五品現,入見道方斷種子。即取此論文為證。 」,謂在凡位,以世間道伏欲界五品等煩惱入見道。依此文,但總言不分別,且以一
如前伏惑,初果超越第二、三果,應如理知。其先伏惑得初果人,若但斷三、四 法師三說:一說、即與見道惑同時斷,但為一見無間、解脫,如次初果取第四果 問曰:上惑下智斷,上智斷下惑,修惑既細,如何以見道下智斷修道下惑耶? 釋曰:先以世間道伏五品現行已,種子力劣,雖非障果,入見道亦斷。又斷此乃 問曰:三界見惑障初果,入見道時可斷種;五品修惑不障於初果,何故說入見斷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六
8
8
8
5
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