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3 - 唯識藏_28
P. 373
。《大論》言彼界者,即是色界。若以義理思之,如身在欲界,未經生,斷第四禪以 無色界,如《大論》二十六 。」 相說,如《俱舍》云:「此滅有餘。有餘說具二涅槃者,不然,於捨命時,不自在故 未來諸果令業不感故,種子不生故。相說同前。此人但起苦、集八行,即般涅槃。若 大乘若以相分,亦可同此,身滅智盡,方般無餘。若約實說,金剛心時,已得無餘,
義曰:此隨相說。又小乘義,乃至如《雜心》皆爾,亦違此文。如此論文,不言 生般中,二結者,謂生、起二結。廣如前說。但般有餘,非無餘,此小乘義。今 生般涅槃補特伽羅者,謂二結俱未斷,纔生色界已,即便聖道現前,得盡苦際。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七
① 「六」,底本作「七」,今依據麗本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二十六改作「六」。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七
① 「生彼界已」。若約此文,唯生色界有生般,無色即無
9
0
0
7
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