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79 - 唯識藏_28
P. 379
漏合說,總有十五心。《俱舍論》說,言心有四十五,後合說前,理思可解。 三業,性各唯能感一天生果;上三品業,體增猛故,各別生一果,合前五果 漏,一剎那有漏。 諦,作十六行觀。初多剎那有漏、無漏,後二剎那有漏、無漏,乃至成時,一剎那無
義曰:七生之果,果等業感異;五天之果,果異熟業不等。從下至上,果漸勝故 五果業中,如何同下感? 義曰:七生上三業利,故感生多。 問曰:五果、七生,果雖不等,如何九惑,感果不齊? 義曰:七生九惑,生多惑多,五果熏禪,惑多生少,何得惑品同九?理一難之。 問曰:如七生九惑中,上等上、中 品數多少者,熏禪之法,果有五品,惑有九品。九品之業,云何生果?下三、中
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二十七
② 「中」字下,底本有「中」,今依據卍續本刪去。 ① 「果」,底本作「業」,今依據前後文意改作「果」。
② 、下,何故今者,中三遂同下三惑果?
9
1
1
3
3
① 。若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