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7 - 唯識藏_28
P. 67

,為漏體故。  散不絕,名為漏,毀責為名。觀八十九,唯言煩惱,不取於隨,舉勝為名,通諸染法  一,名無明漏。」能依分二,所依即一。  見,於彼諸欲一分尋求,一分離欲,乃至非想非非想處。於彼三界所有無明,總攝為  有情或未離欲,或已離欲,除諸外道所有邪僻,分別愚癡所生惡見蔽覆其心;依此惡  切煩惱,唯除無明,說名欲漏;諸色、無色界一切煩惱,唯除無明,說名有漏。若諸  。令心連注,流散不絕,是漏義。  ?依外門流注故,立欲漏;依內門流注故,立有漏;依彼二所依門流注故,立無明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、廢立。一切煩惱,名為因門,唯此一門,通諸染位,顯諸八隨亦遍染心起,  二、釋名。第八云:「流動其心,名漏。」此中亦爾,由煩惱等,令心連注,流  三漏中,一、出體。如第六十四說,三漏全別,應取會出體。八十九:「欲界一  漏有三種,謂欲漏、有漏、無明漏。令心連注,流散不絕,故名為漏。此復云何
             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十七
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「論」,底本作「門」,今依據麗本《瑜伽師地論》卷八改作「論」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   62   63   64   65   66   67   68   69   70   71   7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