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14 - 唯識藏_29
P. 114
,本質是無。 等我,無所依蘊,故說為無。俱生定有,分別或無。即蘊計我,本質是有;離蘊計我 緣緣不著,皆名心外故,第七計我心外唯有,第六計我,心外之蘊或是於無。如吠世 有無。隨義應說。從麤至細,展轉推故。即是他人及於己身以為本質,並是此攝。能 「然諸蘊相」下,解蘊我有無。合有三解︰一、七六有無;二、修見有無;三、即離 斷。菩薩亦通以法空斷。 名為「麤」。行相猛,名為麤。初聖道除,名為「易斷」。此依二乘及行相說言生空 能斷麤重,亦名為初,此約一心。若三心者,准法執說。雖有三品斷,望俱生者,總 言「初」。又真見中,有無間、解脫。無間道斷,異解脫名初,此依種子;又解脫道
論:自心內蘊,一切皆有。 述曰:此下第二、總釋二執,合說本質之有無也。於中有二︰初解所依有無;後 論:「如是所說」至「或有或無」。
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一末
1
0
0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