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54 - 唯識藏_29
P. 254

,名異生性故。異有二義︰一、別異名異,謂聖唯生人天趣,此通五趣故;又變異名  記二法之上假施設之。「異生性」者,或五、四蘊,成有情法,性唯染汙。異生之性  子,暫非得故,種猶有故。亦有義門,與小乘別,如餘記說,不能繁述。  通一切。即前一切種子緣闕不生,名非得故。非得唯有屬於所依,通有無漏。或屬種  亦不屬道,故但屬種。然通有漏及無漏法、三性別等,如《對法》說。所非得法,亦  種子,暫緣闕法,有種子在,不屬所依故;或即屬所依,種子即本識故。非心緣證,  得故。二、屬所依,所依謂第八識,如畢竟得非擇滅法及佛身中邪理不生等。三、屬  略有三種︰一、屬道,謂六行伏惑所得無為,非是擇滅,不斷種故;不屬所依,世道  有無漏;三、屬所依,謂非擇得,屬所依眾同分也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述曰:五十二說「三界見所斷種子唯未永害量,名異生性」,即通二障不善、無  論:「此類雖多」至「名異生性」。  所成就有三,所不成就亦爾。前說不成,即三非得。  今者大乘,有為法得,定屬所得;擇滅之得,亦定屬道,然唯無漏。非擇滅得,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二本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   249   250   251   252   253   254   255   256   257   258   2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