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03 - 唯識藏_29
P. 403
本有故。 類此應悉。已如前說。 位」,但熏增長。「復熏成種」,謂入見道。且如無漏既有本有及與新熏,有漏法種 。故非有漏心,性是無漏,名本性淨也。 解脫,如《瑜伽》五十四說。心所等亦爾。
第四大段、釋外問經論等妨難。唯新熏難言︰論說內種定有熏習,此如何通?有 述曰:自下第三、申其正義。應信本有無漏種子。至解脫分善根已去,名「勝進 論:「由此應信」至「類此應知」。 述曰:心性者,真如也。真如、無為,非心之因,亦非種子能有果法,如虛空等 論:「非有漏心」至「故名本淨」。 述曰:或依他心,體非煩惱,名性本淨。以煩惱客相應惑心擾,令斷客染,心得 論:「或說心體」至「名性本淨」。
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二末
3
9
9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