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88 - 唯識藏_33
P. 388

,心住此境,稱為「不動」。不異疑緣,名為「不散」。心是主故,但說於心,非無  無品,於此二中,心不動散,決定解故,無疑慮故。非有知無,非無知有,不錯亂故  他同緣法、可斷法、諦攝法、蘊界處法、能所執法,遍計所執則不如是,故二性殊。  有法顯現,無體無用,不同依他。妄情是有,不如實,如實體非無,故二性別。又依  通說執故,亦不相違。廣如《攝論》等說。  如應當知」。此等八喻,《攝大乘》等,唯喻依他,說其事故,此中通喻遍計所執,  喻,其陽焰等,似水等事,喻依他性,於焰等上,執實水等,喻計所執,故論說言「

                     述曰:解第四句,顯立不動名。以於所執無品、依他有品,或所執、依他皆通有  論曰:「以能諦觀」至「心不動散」。  答:依他有體及有作用,但不真實,異於真如,不如所執;遍計所執但似妄情,  問:依他、所執皆同八喻,此二俱通有及非有,二性何別?  述曰:上已解如幻及義有非有,次解頌「如幻等」中「等」字。以一幻喻等七種  論曰:「等聲顯示」至「如應當知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辯中邊論述記卷下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383   384   385   386   387   388   389   390   391   392   39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