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94 - 唯識藏_33
P. 394

人法之上染淨有者,斷染得淨之時,染法可減,淨法可增;以染淨性俱非有故,即染  淨亦俱非有。  顯無倒體,第四句結義歸名。

                 述曰:雖顯無怖、無高之境,未明無怖、無高所由,此即明無怖及無高所以。若  論曰:「以染淨義」至「無減無增」。  述曰:此中,初二句釋頌第一句,後二句釋頌第二句。以所依人法無故,能依染  論曰:「有情及法」至「亦俱非有」。  述曰:此即第九,雙解二門。「高」者,慢也。上二句頌解無怖、高境,第三句  論曰:「於無怖、無高」至「是於二無倒」。  述曰:解初「知」字、第四句頌。  論曰:「如實知見」至「於客無倒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辯中邊論述記卷下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   389   390   391   392   393   394   395   396   397   398   3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