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43 - 唯識藏_34
P. 143
此土如來聲為佛事,是故無答不得成經。十二分經不以有問方名為經,故有無問自說 。然理而言,諸置答者,亦名為經。又香積佛國,二種俱無,香為佛事,無說成經; 語重,與其請名,無言非請。 約輕重,故不同問也。又諸經中,佛知其念,即為說法,故雖無言,亦名為請;要彰 念輕,所以經中,不名為請。答亦有二:一、默;二、語。但令生解,即名為答,不 廣說。如是諸經,無問自說,是名優陀那。」指事雖殊,義理同也。 :「如佛晡時入於禪定,乃至明旦從禪定起,無有人問,以他心智,即自說法,乃至 靜慮諦思惟,爾時名梵志。」此佛為令正法久住,正法久住是行住也。《涅槃經》說
答曰:十二分中,說法方成經,無問有答得成經,無說不成經,有問無答不成經 又問:既有無問自說經,何不有有問無答經? 答曰:請有二種:一、心念;二、口宣。口宣動業,為慇重故,所以成請;但心 問曰:何故請者無言,不名請說,如來默然,即許成答?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
① 「儴」,底本作「懷」,今依據卍續本改作「儴」。
1
3
3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