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38 - 唯識藏_34
P. 138
;依定發慧生,詮定慧應俱名對法。答:戒定俱福類,詮生並調伏;定慧福智殊,生 ;教法小別,不分成九。 以彼行等小別立於九藏,何故唯六? 伏、對法,如次各一得名。 名,非餘;調伏三業勝,一得名,非餘;對向無住涅槃勝,一得名,非餘。契經、調 ,餘即不得。如色法處,餘不得名。調伏、對法,其義亦爾。又貫穿理生勝,一得其 問亦爾。 由此獨覺亦依緣立名,不以誓願為號。 藏,不名無師藏;聲聞依緣成德為勝,願求俱淺故,從境緣為名,不名涅槃薩埵藏。
第六、辨差別中,問:依淨尸羅,生無悔等,漸次得定生,詮戒定俱,名毗奈耶 答:有別部類但可分六,以獨覺教無別部類,不分成九。又機性全別,可成三藏 問:六藏之中,若以行、果、機理少別,《普曜經》等立獨覺等以為三藏,亦應 答:據實而論,三藏俱可名素呾纜,以說素呾纜是貫穿義故,然從根本以得其名 問:三藏中,若以貫穿生理名素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
* 呾纜,餘之二藏亦應名契經。調伏、對法,為
1
2
2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