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0 - 唯識藏_34
P. 150

,故應頌中,亦有論議。  故於其中立一乘,非有情姓無差別。此既研覈三無性法說為密意,又重頌前所說諸義  頌言:「相生勝義無自性,如是我皆已顯示,若不知佛此密意,失壞正道不能往。」  世尊希奇之事。故應頌中,亦有希法。  」說佛十劫坐於道場不得成佛,及佛神通令其十方各各五百萬億國土光明晃耀,是佛  前,不得成佛道。」又云:「東方諸世界,五百萬億國,梵宮殿光耀,昔所未曾有。  ,有方廣也。  ,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阿陀那識甚深細,一切種子如暴流」等,即是應頌中  ,除佛方便說。」一乘既是方廣深經,故應頌中,亦有方廣。又《解深密》云「爾時  故應頌中,亦有本生。十六王子,類此應知。

              由此雖無正文誠證,許應頌中,有通有別。然以理證,如前所引,義可成立。故  應頌之中,理有論議。如《解深密經》說三無性已,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  應頌之中,理有希法。〈化城喻品〉云:「大通智勝佛,十劫坐道場,佛法不現  應頌之中,理有方廣。〈方便品〉云:「十方佛土中,唯有一乘法,無二亦無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   145   146   147   148   149   150   151   152   153   154   15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