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4 - 唯識藏_34
P. 154

三對,後以六對。  故通聲聞藏。記諸弟子死生之事,通聲聞中毗奈耶故。  。既從「如是」,終至「奉行」,皆脩多羅,故知三藏,皆有十二。  薩戒等,既名方廣,毗奈耶攝,理亦不違。因請因事,說諸深理,故因緣經通對法藏  廣成。於三藏中,一一具有十二分故。記別之義既具有三,隨其所應,毗奈耶攝。菩  故二藏中,皆具十二。  二、小全非大,如《涅槃經》;三、二俱不全,合二小分;四、二俱全,合二全分。  具有十二。故知二藏取互不遮。由此應作四句分別:一、大全非小,如《法花經》;  生說,入大乘為本,以故說是經。」彼自說九,謂除記別、自說、方廣,不  ,說之為無,理實通有。《法花經》中,第一卷說小乘有九,「我此九部法,隨順眾

              以二對者,《涅槃》第三說大乘有九,唯無因緣、譬喻、論議;小乘具十二,經  已上總說通相相攝。後以諸藏對十二分別相相攝者,於中亦三:初以二對,次以  六藏對者,既言通相,十二互通,故六藏中,皆有十二。正法廣陳,名為方廣,  三藏對者,既許契經、緣起、論議通相皆有十二分教,故並相攝,如前所引教理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遮大乘
   149   150   151   152   153   154   155   156   157   158   15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