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51 - 唯識藏_34
P. 151
八部,具攝餘十一;可於其中,具有十二。故《涅槃》中,從十二部出脩多羅,脩多 小,文不定故。或有釋言:餘所不攝,名為別相。亦隨義釋,然稍難知。 廣通相,具有後二。希法通相,具有後一。記別以下,其別相者,隨其所應,有多有 喻說此二種故。本事通相,有後三分,唯無本生,師資別故。本生亦有後之三種。方 有待請因事說故。譬喻通相,但有後五。有義:但有後之三種,無本事、本生,不見 記別者,記別亦有諷誦、譬喻、本事、本生,有後九分。 生事,故不說有。此依授記死生成佛,名為授記。有說不爾,若分明記別諸了義經名 經也。不見記別諷誦說故,亦無說喻而授記故,本事、本生皆說過去,記別記於未來 略指,不能煩引,學者宜應子細研究。 ,唯有其九,除前契經
如是總釋諸通相者,契經、記別、自說、因緣、譬喻、方廣、希法、論議,此之 諷誦之中,通有後八。自說通相,具有後七。因緣通相,具有後六,方廣等教亦 其記別中,亦有通別。通相之中,有說有五,謂自說、因緣、方廣、希法、論議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
1
4
4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