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3 - 唯識藏_34
P. 173
,入見已後,便次第斷;三者、九地合為九品斷,如預流果束三界九地一切煩惱,總 餘各九品斷;二者、隨其凡位已伏多小,後入見諦,見道俱斷,不伏不斷,以分品數 、八十一品類別斷,此依漸次,二乘者斷及異生斷,然身、邊見等,當第九品時斷, 。二品斷中,九品何者先斷後斷,如論第九下《樞要》說。 ,唯識觀等勢力不行故。六識中,分別煩惱并習氣等雖亦九品,仍定一品,或二品斷 煩惱 。《瑜伽論》云世間道唯能伏除俱生煩惱及彼俱生薩迦耶見鄰近憍慢,而不能伏分別 一心見道;有說二品斷,謂三心見道等。唯無漏正斷,無伏斷,有漏諸道不伏見惑故 一品,勢力所障皆同,非想下下品惑故,金剛心一時頓斷。
其六識中,俱生煩惱除其習氣雖有九品,斷即不同。其隨眠等,略有四類:一者 由此說煩惱品數斷已。應分別言,前六識中,分別九品,三乘皆定唯一品斷,謂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 ① 。此依六行,非加行智,彼能伏故。菩薩地前,分別現行亦伏不起,非是六行
》卷十三本移至前句「俱生煩惱」下。 ① 「惱」字下,底本有「及彼俱生薩迦耶見鄰近憍慢」,今依據卍續本《成唯識論疏義演
1
6
6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