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81 - 唯識藏_34
P. 181
相斷,定心通緣自共故。 位緣一切,皆現量攝。」此師雖言定心緣一切,不說斷惑定總別相,然准義知,唯共 種不可除,不障此道故。加行之心,不欣斷故,並二品斷,不爾違論。 應細三心、麤二心故。 與道不俱,然如 纏。」此說聖道,正斷隨眠。若伏斷者,折種子力,令不生現,名伏現行。隨眠雖復 ?雖纏已斷,未斷隨眠,諸煩惱纏數復現起;若隨眠斷,纏與隨眠畢竟不起,亦名斷
答:《佛地論》中,釋自共相略有三說。「有義:二量在散心位,不說定位;定 問:為總緣作意能斷煩惱,為別緣作意能斷煩惱? 答:法觀雖細,必帶生觀,第二剎那不斷生執,如十地中斷惑法觀,習氣可斷, 三心真見道,法觀既細,必兼生觀,即斷生執,何故生執即三心斷,法唯二心? 答:五十八云:「但斷隨眠,以煩惱纏先已捨故。斷隨眠故,說名為斷。何以故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
① 「如」字下,底本有「問」,今依據卍續本刪去。
① 前義,說之為斷。
1
7
7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