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91 - 唯識藏_34
P. 191
廢詮談旨,無差別相,唯非安立,自內證故。 諦以為體性;下不及上,菩薩境行非二乘所知,故法空如、三性、三無性非二乘境。 兼取下,二乘境行必菩薩境行,故十善巧攝蘊等法,諸論多說第二、三俗,三科、四 ,謂非安立二空無我、一真法界。所悟所執,既異二乘;所證所斷,寬狹亦別。上必 等理;第三、證得勝義諦者,謂二空如,依二空門,而證得故;第四、勝義勝義諦者 證二空如故。 唯識妙理,緣此為境,而證得故。第四、勝義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二空真如,菩薩雙 中,前之六種。或說七種,更加於諦。第三、證得世俗諦者,謂所安立三性、三無性 者、有為無為善巧。菩薩緣此十種為境,除我法執。《瑜伽論》說六種善巧,謂即十 ;二、界;三、處;四、緣起;五、處非處;六
二四諦中,初一俗諦,假名安立,後三世俗、前三勝義,有相安立;第四勝義, 第一、世間勝義諦者,謂所安立十善巧等;第二、道理勝義諦者,謂所安立三性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二
1
8
8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