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78 - 唯識藏_34
P. 278

猶未斷,今日受戒即便斷善,故信應有四,而此說為三。二云、但有三緣,以一日夜  ,近住即有故。合二種俱名起不同分心,隱顯影彰,亦無過失。如先已起邪見方便而  棄捨心,棄捨心者,起不持想,不同苾芻一向作法;二、斷善根,以近事戒無日出捨  。三、捨眾同分。無犯重捨及形沒、二形生,義如前說。  若心期滿,設期多日,何義不得?故知但是佛教施設化初根也。二、由發起不同分心  」故知形沒、二形生時,亦不失近事戒。  應如近事男而相親近。是故不得名近事男。然其受護所有學處,當知福德等無差別。  不應數親近承事出家二眾。出家二眾亦復不應親近攝受,若摩若觸如是種類,又亦不  近事男耶?答:近事男者,名  行,不堪親近承事二眾,故不別說。」  :不遮彼受近事律儀,然遮彼性,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無斷善捨者,此有二說:一云、理應四緣,此中起不同分心,攝二種捨:一、起  近住律儀亦三緣捨:一、由日出已後,此但引接一類初根,無別一法遮礙戒故。  五十三云:「何故扇搋、半擇雖受歸依,亦能隨護諸近事男所有學處,而不得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三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能親近承事苾芻、苾芻尼眾。彼雖能護所受律儀,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273   274   275   276   277   278   279   280   281   282   2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