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05 - 唯識藏_34
P. 305

唯識》言:「此觸雖與諸識相應,屬六識者,食義偏勝。」即彰觸食通八識俱。密會  順益捨,攝益身者,是觸食體;若引苦、憂、非順益捨,觸體非食,非資益故。故《  ,攝受喜、樂及順益捨,能為食事。」此言意顯,三界有漏八識俱觸,攝益喜、樂及  者,說名為食,非下一切及上觸等。  「謂欲界繫,香、味、觸三。」此言意顯,唯欲界繫香、味、觸三,於變壞時有資養  即依主釋;意思即食,亦持業釋。識,謂了別,識即是食,亦持業名。  ,所依心名;思,謂造作,相應心所。意相應思,名曰意思,鄰近釋也;依意之思,  對,令心、心所同觸於境,立以觸名,觸即是食,亦持業釋。意思食者,意,謂意處  食。此義全非,「團」字非摶,非水飲等可摶團圓,云何名團?故應名段。觸,謂觸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九十四云:「諸有漏觸能與喜、樂為食。」《唯識》亦言:「謂有漏觸總取境時  第二、出體性者,六十六云:「段食當言香、味、觸處所攝。」《成唯識》言:  後釋名者,釋總名云,六十六說:「任持有情,令不壞故。」《成唯識》云:「
             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四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300   301   302   303   304   305   306   307   308   309   3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