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42 - 唯識藏_34
P. 342
染,又自內心不作光明想,名內無色。此已離染色,名之為外。故《瑜伽》云:「若 意解思惟故。」二者、不思惟內光明想故,名內無色。此言意顯,已得空處,內離色 知得此定故,先依空處定,已離色界染故。《顯揚》云:「內無色想者,依無色定, 非唯外故,即外色之觀及有色之觀外色皆依主釋也。 勝等色作光明想故,但名有色觀諸色,不言內有色觀外色。其有色非唯內故,諸所觀 欲界,得色界定故;又於有光明而生勝解故。」此觀欲界於勝處所制少多、好惡、劣 先已離故,亦解亦脫。八者是數,帶數釋也。 脫名。由入滅定時,暫棄背想受障,所求今滿足故,立解脫名;非時方始解脫定障, 無用。「第八解脫棄背想受,故名解脫。」前無間道雖滅想受障,至滅盡定位方得解 彼地所有定障,起無諍
內無色想觀外色者,由二因緣,名內無色想。一者、謂已證得無色等至,亦自了 次釋別名者,初有色觀諸色解脫者,《瑜伽》云:「由二因緣,名為有色,謂生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四
3
3
3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