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3 - 唯識藏_34
P. 413
種亦爾,唯取聖非凡。《遺教論》云「增長修行者,世及出世間,我等皆南牟」者, ;三、淨;四、果;五、功德證得。地,謂見、修及究竟地。獨覺有三,乃至大乘八 僧種類,皆名僧寶。不同餘宗有漏身器為無漏依,供養及損,故生罪福。 名為部行。如上二界、六欲天等,二果、四果,無出家像,於事非和,理無諍故,是 鹿女夫人五百太子出家修道,同一時中得辟支果。不從師受,名為獨覺;有多同出, 菩薩既皆聖位,多同類出,麟角獨覺天趣亦然,獨勝部行僧種類故。《報恩經》中, 其所應,名佛、僧寶。五蘊假者及法身義是佛寶,唯取假者為僧寶。是三差別。 寶;所有言教,是教法寶。差別法體,名為法寶;通五聚法,能依德義及以假者,隨 說者,因所證理,是理法寶;因聖所修行,
《瑜伽》六十四云,先受歸依,三乘皆取見道已上。聲聞有五:一、地;二、智 三乘聖眾具理事和,名為僧寶;以具無漏戒見等故,能依假者,方名僧寶。十地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六
4
0
0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