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414 - 唯識藏_34
P. 414
命道各取少分聖者種類,是僧寶攝;異生示道、命道沙門雖具戒見,能生物利,是真 和以上,煩惱斷滅,得道得果,可貴可珍,正名僧寶。四沙門中,初勝道全,示道、 ,二乘法寶。隨此所修無漏四法能修假者,各即是彼三乘僧寶。 本大乘及方便修教、理、行、果,大乘法寶;麟角獨覺及餘定性所修四法,各隨所應 彼地前眾非是大乘僧寶攝故,為彼僧現是彼佛故。若許異生亦僧寶攝,便無是義。根 性身等,大乘佛寶,變化唯是二乘佛寶,雖地前眾、十地菩薩亦得見之,非大乘佛。 後不歸大,由法等等,亦名一乘。如《攝論》等,十義中說。 僧,故為一乘方便二寶,亦一乘攝。此義廣如〈一乘義林〉說。雖定種姓法、僧二寶 法滅、波羅提木叉、毗尼、出家、受具足,此六處為大乘故說。」初四是法,後二是
真實者,即前所說同體、別體、一乘、三乘所有三寶實義。唯取聖位名僧寶,理 三乘者,三身佛寶,名三乘佛,教雖設異,非宗所明,不須異釋。其他受用、自 一乘者,根本一乘所有三寶。不定種姓方便所修若法若僧,亦是一乘三寶體攝。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六
4
0
0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