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9 - 唯識藏_34
P. 59
之疏謬,非無承稟也。諸有智者,幸留意焉。 ,應結歸自義,不爾,便是太為疏略。此中所有義理徵釋,皆於大師親加決了,但傳 厭繁多,且指綱要。 於八轉聲,何聲中釋?乃至帶數為問亦爾,皆如別處。更有釋名,如《宗輪疏》,恐 ,名帶數釋。《廣百論》等,准此應知。 數釋。如說《二十唯識論》,言唯識者,所明之法;其二十者,是頌數名。挾數為名 ,名為念住。意業亦爾。餘一切法,類此應知。
率爾等五心,略以十二門分別:一、列名;二、辨相;三、八識有無;四、剎那 前總聊簡,義通諸教,所餘有學,宜應用之。若講別部,用此文義,於一一門中 此中六釋,且依共傳,略示體義,其廣辨相,如餘處說。謂此六中,初持業釋, 帶數釋者,數,謂一、十、百、千等數;帶,謂挾帶。法體挾帶數法為名,名帶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
五心章
4
9
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