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1 - 唯識藏_34
P. 61
淨,許七、八識前能引後,為染淨心,五何不爾?故知五識,因亦具五。總結之者, 力可自引生故,果即具有勢力勝故。有義:八地以上,五識自在,前後相引,亦成染 既許多時,染淨未生,五隨意轉,若非決定,復是何心?因中五無第四染淨,因無勢 望故。不爾,此心應非五攝。率爾一念,決定未生,若非尋求,便為大失。決定意識 因果合說,可有五心。因但有四,尋求見聞,未了之間,五隨意轉,亦是尋求,有希 四心,是前所起心等流故,今創墮境有率爾故。 心;第二念後,即是等流。二念義合,說有四心。或第二時更起淨識,初念即是此之 雖初生,境恒一類,故無率爾、尋求二心。初轉依位,可名率爾,即是決定、染淨之 、等流三心,境有新舊,或前後相望,可具足故;唯無尋求,無
此中,且依論說六識、七、八道理所具諸心。理而言之,第六具五,前之五識, 第三、八識有無者,《瑜伽》第一但說六識有此五心,不說七、八,又間斷識方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
5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