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0 - 唯識藏_34
P. 60
相,於怨住惡,於親住善,於中住捨,染淨心生。由此染淨意識為先,引生眼識同性 境故。既尋求已,識知先境,次起決定,印解境故。決定已,識境界差別,取正因等 率墮境故。此既初緣,未知何境,為善為惡,為了知故,次起尋求,與欲俱轉,希望 七十六說:「五識同時,必定有一分別意識,俱時而轉。」故眼俱意,名率爾心,初 生,爾時意識名率爾墮心。」有欲等生,尋求等攝故。又《解深密經》,又〈決擇〉 同起,亦名率爾。故《瑜伽論》第三卷云:「意識任運散亂,緣不串習境時,無欲等 後二。 善不善轉。如眼識生,乃至身識亦爾。」由初三心,性類同故,但說「三」言,實兼 、尋求心、決定心。初是眼識,二是意識。決定心後,方有染淨,此後乃有等流眼識 心。《瑜伽》第一卷〈五識身
第二、辨相者,且如眼識,初墮於境,名率爾墮心。同時意識,先未緣此,今初 第一、列名者,一、率爾心,二、尋求心,三、決定心,四、染淨心,五、等流
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
5
0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