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5 - 唯識藏_35
P. 125

無有定而無心者」,這無色界有色(本是大眾部特有的教義),無心定有心,我認為  這是不可想像的。《婆沙》卷一百五十二說「譬喻分別論者說無有有情而無色者,亦  的業果相續,很早就建立在心法上的。容許無心的有情,等於容許無業無果的有情,  《唯識述記》(卷五)說:  偉大。我想大乘唯識學者,是決不該忽略它的。  來的有部、犢子部,還在萌芽的時代。對於大眾系在佛教思想的開拓上,我感到它的  進者?不消說,這都是屬於大眾部的。在大眾系發揚皇厲的時代,從上座系中分離出  是在唯識學的體系中,誰是多心並起論者?誰是最初的熏習論者?誰是根識思想的先  的論典,卻有異常龐大的典籍,開顯這佛陀中心論與真常妙有、心性本淨的思想。就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《婆沙論》卷十九說大眾部主張「惟心、心所有異熟因及異熟果」,可知大眾部  「大眾、經部等解:如常施食受樂,非謂一切時有(染汙意),名恆。」  大眾系的心識觀,最初也是一心相續的六識論。它容許有無心的有情嗎?窺基在
              唯識學探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項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遍依根身的細意識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120   121   122   123   124   125   126   127   128   129   1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