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98 - 唯識藏_35
P. 198
地迦契經中說諸癩病者觸苦火時,以為樂故;又說一色於一有情名可意境,非於餘故 論》(卷五三)中說: 的認識上才能成立,並不是離卻能知心而有可意、不可意的決定境界。所以《順正理 見解卻不然,境界的可意、不可意,因可意而生貪,不可意而生瞋,這要在某一有情 。倒想為非常清淨,確乎靠不住,但這所依的少分淨相,不能說不是真實。譬喻者的 是不淨的,但它本身也含有少分淨相。依止這少分淨相,想為非常的清淨,因此起貪 實的。它認為「由境界力令彼別故,……一聚中容有二境故」。它以為所見的境界雖 實體。」 觀者,見而起厭;諸離欲仙,見起悲憫。……諸阿羅漢,見而生捨。由此故知,境無 ;諸耽欲者,見而起貪;諸怨憎者,見而起瞋;諸同夫者,見而起嫉;諸有修習不淨
「譬喻部師作如是說:由分別力,苦樂生故,知諸境界體不成實。以佛於彼摩建 犢子部主張境、結、補特伽羅都是真實的。有部雖說補特伽羅是假,境也還是真
唯識學探源
1
8
8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