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95 - 唯識藏_35
P. 195

漏、無漏的覺性,似乎還不及大眾、分別說系透徹。  同樣的以有漏心為無漏因,經部或者還是受了分別說系的影響。經部沒有指出貫通有  予無漏種子的名稱,但「無漏法非無因生」,也早就適合無漏種的條件了。它與經部  本淨的。有漏、無漏,只是有無煩惱、隨眠隱覆的不同。有漏位的心識,它雖沒有給  成無漏,故無漏法非無因生。」  《攝大乘論》的有漏聞熏,成為生起無漏現行的因緣,不能說與這個思想沒有關係吧。  ,雖不知是否大德的創說,但它確是給新熏無漏種子一個暗示。《瑜伽  漏種。它雖是有漏善熏習所引起的,卻能成佛而不滅。雖不能判明它是有漏還是無漏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心性本淨論者的淨性,上面已一再說過。它在心心相續中,指出這明了覺知性是  「分別論者雖作是說:心性本淨,客塵煩惱所染汙故,名為雜染;離煩惱時,轉  《成唯識論》(卷二)說:
              唯識學探源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項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眾分別說系的解說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‧ 抉擇分》與
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5
   190   191   192   193   194   195   196   197   198   199   2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