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58 - 唯識藏_35
P. 58

者與受者可說。從前生到現世,現生到後世,像人從這間屋子出去,進入那間屋子一  要說明三世輪迴,必然建立一個常存的自我(靈魂),有了恆常不變的自我,才有作  道以外,輪迴已成了學界一致公認的事實。那又有什麼困難而需要解決呢?一般外道  。這不是說當時印度學術界,對三世輪迴有否認的趨勢。在印度,除極少數的邪見外  本書研究的主題。  但很可以見到它是大乘唯識學的先導。以緣起流轉的無常論作中心的唯識思想,就是  有密切的關係。研究部派佛教關於緣起流轉思想的發展,它雖不一定要走上唯識論,  法印的具體開展。像唯識學上的本識,種子與習氣、變現,這都和緣起流轉的無常論  個論題去考察。大乘的三大思潮,雖都接觸到三方面,但各有偏勝。這三者,就是三  是一般的思想主流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佛教思想的發展與分化,與一個嚴重而急待解決,就是業果相續的輪迴問題有關  我們要研究部派佛教思想的發展與大乘佛教的關係,可以從唯識、性空、真常三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學探源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53   54   55   56   57   58   59   60   61   62   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