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62 - 唯識藏_35
P. 62
是有七識嗎?這似乎違反聖教的明文。細心的所依所緣(根境)也是很難說的。所以 立六識,這不但小乘經,就是一分大乘經,也還在這樣說。如離六識別有細心,那不 說也有它的困難:凡是識,必有它所依的根,所緣的境。釋尊從依根、緣境的不同建 的細分。經過長時期的思考,才一律明確的提出六識以外別有細心的主張。原來細心 展開。 的心識,微細的意識還是存在,只是不容易發覺罷了。相續的細心就在這樣的思想下 心定,但也說入滅受想定的識不離身,所以有情必然是有心的。悶絕等僅是沒有粗顯 不從有無心識著眼,草木與動物的有無生命又憑什麼去分別?經上雖說滅受想定是無 與死人、草木有什麼差別?佛教只許動物是有情,有生命,不承認草木也是有情,如 識,心識的活動與生命是不可
不論是大眾部,或是上座分別論者、經部譬喻論者,在初期,都把細心看成意識 據常識的自覺的經驗,六識是生滅無常的,間斷的。像悶絕、熟睡無夢,都覺得
唯識學探源
5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