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25 - 唯識藏_37
P. 325
中無二者。若不與宗因相違,則不能說明是否似喻。) 不極成,即前似喻中無所立者。瓶喻,所立法常與能立因非所觸,俱不極成,即似喻 (與常住) 說義,故似喻性不應道理。彼是說諸常住者彼非所觸。此是似喻,以非能顯諸非所觸 繫屬也。 與異品,無則不生之繫屬非有。以於二者非有無則不生之繫屬,故不應說彼與異品之 發,如是亦應說非勤勇所發故常,以顯示彼與異品互相繫屬故。如是亦非所樂,以彼 ,彼則定應許為常住,非勤勇所發與常住,亦應互成無則不生也。如說常故非勤勇所 所立宗,由彼常住非勤勇所發性能成立故,則此勤勇所發成立無常,無少許所作也。 勤勇所發,即能成立勤勇所發是無常者,則不捨少許也。何以故?由彼成餘故。若非
「非唯一喻過,如前已宣說」,非唯一不成義者,是似喻過,如前已說。 如云如覺性、瓶性,說為不極成性之喻。此中是唯說繫屬之喻故,是為成立所定 「即由顯能立,應得非樂常」,若常性與非勤勇所發,由表詮門能顯無則不生者 「若異品顯示,無不生繫屬,不取所立者,則應全非有」,若由表門顯示常住非
集量論略解卷第四
無則不生故。
(如云聲是常,非所觸故,如覺如瓶。其覺喻,所立法常性
3
1
1
1
1
(倒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