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6 - 唯識藏_附錄
P. 106

剎剎是莫不遍照的,所以說是大圓無垢同時發,普照十方塵剎中。  道,到了解脫道,便是圓滿的佛果境界,那時的大圓鏡智和無垢淨識相應起來,塵塵  純粹的極善無漏的識體,故唯局如來地有。由金剛道上異熟空了之后,就進入了解脫  他,一直修行到將要成佛時,才能把他撲滅得了,所以說是金剛道后異熟空。  七地僅斷了俱生我執,那微細的俱生法執,就要八地以上的菩薩修習法空觀智來撲滅  地菩薩也才伏斷了俱生我執,所以說是不動地前才捨藏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八識      第八三位表  頌中大旨如是,除附一簡表外,並仍以智力轉依果德的三節來說明之。  第三叫做相續執持位,又叫做無上轉依最極清淨位。這個階段不通二乘、菩薩,  第二叫做異熟業果位,此名通於異生、二乘及一切菩薩。這個階段的時間更長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

                 三、相續執持位  二、異熟業果位  一、我愛執藏位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如來佛果  異生、二乘、一切菩薩  異生、小四果前、大七地前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普照十方塵剎中  大圓無垢同時發  金剛道后異熟空  不動地前纔捨藏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   101   102   103   104   105   106   107   108   109   110   1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