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2 - 唯識藏_附錄
P. 162

接起來,藉以確立徹底的唯心說,亦即一切存在都是阿賴耶識造出來的。  教的根柢連綿不斷地持續流動的唯心論放在教理的中心,並進而將它和阿賴耶識說連  說到唯心論。  思想,但在被歸為他的著作的《大乘二十頌論》、《六十頌如理論》之中,卻明白地  的代表作《中論頌》之中,把重點放在對空的論理性詮明上,幾乎沒有述說到唯心的  「諸行皆是分別所作」、「一切種分別所作,空無所有,虛妄不實」等經句。  解唯心的立場。事實上,在《大般若經》之中,也可找到「唯心所現,性相俱空」、

               ㈡               以上對唯識思想以前,也有唯心傾向一事做簡單的考察,但唯識思想將這種在佛  性,所欲如水月,非實非無實,皆由心起見。  理論》之中說:法無生無我,智悟入實性,常無常等相,皆由心起見。或說:若成立一  在從論理上將空思想加以組織完成的龍樹身上,也可發現到唯心的傾向。他在他
               輪迴主體的追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如在《大乘二十頌論》之中說:這一切都是唯心,如幻相而生。更在《六十頌如







               ||

               阿賴耶識說成立的原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157   158   159   160   161   162   163   164   165   166   1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