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6 - 唯識藏_附錄
P. 336

重觀能緣故。用慧為忍,用智為智,要由無漏慧無間引生無漏智故,先後次第如此。  法忍、法智皆係外觀,觀所緣故;類(後法是前法之類,曰類)忍、類智皆係內觀,  見解脫道故爾。)於此了知法忍有觀之用,而法智則有證之用,此二者之區別也。然  須法(四諦如)智。法忍雖已入住,而火候未熟,法智乃得圓證解脫。(此即取法真  起相分,重加分別以說與他。於此有二重十六心差別。第一重十六心差別有如次表:  切有情諸法假。以是前後續起有三。是皆以根本無分別智為其體。  者,謂由三方面緣遣一切有情等假:一則內遣有情假,二則內遣諸法假,三則遍遣一  分別煩惱、所知二障,雖多剎那事方究竟,而前後相等,不妨總說一心。三心真見道  為自故。」  得智見乃周圓。真見自悟,相見悟他,有一眾生未成佛,終不於此取涅槃

 八心觀正智  何謂法(四諦教)忍?忍之為言,忍可也。雖則忍可,而未重證,重證取者,要  八心觀真如  真見道後次第起心,取法真見道中無間、解脫二道能緣正智,所緣四諦真如,變  何謂相見十六?  釋真見道有一心、三心二家之言。一心真見道者,謂根本智實證二空真理,實斷  何謂真見一三?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唯識藏附錄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所以須起後得智以悟他也。




 道  滅  集  苦  道  滅  集  苦

 道類智  道類智忍  滅類智  滅類智忍  集類智  集類智忍  苦類智  苦類智忍  道法智  道法智忍  滅法智  滅法智忍  集法智  集法智忍  苦法智  苦法智忍







 八心觀正智     八心觀真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「然真見一三,又益之相見十六者,必後







 道  滅  集  苦  道  滅  集    苦

 道類智  道類智忍  滅類智  滅類智忍  集類智  集類智忍  苦類智  苦類智忍  道法智  道法智忍  滅法智  滅法智忍  集法智  集法智忍  苦法智  苦法智忍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   331   332   333   334   335   336   337   338   339   340   34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