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4 - 唯識藏_附錄
P. 334
「諸佛與二乘解脫身同,牟尼法身不同」。 而然。是故菩提轉依不異涅槃轉依,於發心者亦不曰發涅槃心,而曰發菩提心也。又 似相轉瞬即非,樂且無常,況云涅槃。 )、哲學真理、儒家世樂(暫時息機),此皆誤以體為可求,妄構似相執著之;然此 離喜、四禪之離樂,乃至於神我周遍、自然(道家以用為體)、自在(上帝造物之類 說菩提轉依即涅槃轉依,唯識所以巧妙莫階也。」 即體以求體,過則無邊,但用而顯體,善巧方便。用當而體現,能緣淨而所緣即真, 證解脫果,而曰證大覺果,何耶?答:涅槃是體,菩提是用,體不離用,用能顯體。 間道;大覺極位,得大菩提,曰解脫道。」 ,然一以涅槃貫之,無異趣向。 住果),出心則勝進道也。因有勝進,乃得愈趣勝妙至於圓滿。修行次第雖
至於佛法,但於用邊著力,體用不離,用既面面充實,不假馳求全體呈現,不期 諸有不知如是義者,每以現法樂住為涅槃,如初禪之離欲、二禪之離苦、三禪之 「問:教既是一無餘涅槃,然發心者不曰發涅槃心,而曰發菩提心,證果者不曰
唯識藏附錄
「故初發心入資糧位,曰順解脫分;金剛喻定,曰無
牟尼法身具足涅槃、菩提之果,功德莊嚴 其因其果,皆以解脫為言也。
3
1
1
8
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