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333 - 唯識藏_附錄
P. 333
四道配三心,入心則加行道也,住心則無間道、解脫道也(無間道是正住,解脫道是 是也。 上二位,曰見道、修道,即由初地乃至十地是也。地後一位,曰究竟,即等覺、妙覺 順抉擇分,即地前七方便,所謂十住、十行、十向、煖、頂、忍、世第一法是也。地 持,其象如地,故以地喻。地前二位,曰資糧、加行。資糧位曰順解脫分,加行位曰 ,況於佛說?」 潢汙,率視其量。 河,河流是一也。諸有昧此義者, 無殊,故說四說五,以義言則可,以教言則不可。教所趣歸,三乘無別,故謂三獸渡 」如天台有四教之判,賢首亦有五教之稱。 ,即一切眾生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也。「諸有不知,說頓說漸,說半說滿。
又地地有三心,曰入、住、出。即地地有四道,曰加行、無間、解脫、勝進。以 行者修習地波羅蜜,有地前、地上、地後之三期。地之為言,近取譬也。能生能 尋其依據,天台則《無量義經》,賢首則《瓔珞本業經》,皆以事義判別,教味
唯識抉擇談
「然子貢因論學而知詩,子夏因論詩而知禮,執詩執禮,世典且難
「豈識圓音無非一妙,聞者識上故局一偏?」
3
1
1
7
7
瀛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