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12 - 唯識藏_14
P. 212
無自性品〉當廣分別。 一緣勝義。復有永離言說,後所得心通緣二諦。」 悟;次於名言雖有隨眠,而無覺悟;後於名言隨眠、覺悟一切永無。初二緣世俗,後 境。又初二是世俗諦取,最後是勝義諦取。」又《廣百論釋》云:「初於名言能有覺 是言說隨覺者取所行境,第二是言說隨眠者取所行境,第三是於言說離隨眠者取所行 、有言有相取所行義;二、無言有相取所行義;三、無言無相取所行義。此中,最初 有無等一切法相,故名無相。」
第二、結文,可知。 是故,法涌!由是道理,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。 尋思但行有相境者,尋思即用分別為體,是故不證無相真如。 解云:經意所說不同。依清辨宗,通約三性說無所得;護法等宗,唯違所執。〈 問:《大般若》等,云蘊、界、處等,乃至菩提皆無所得,即是無相,此說何義? 又《瑜伽》七十三云:「問:如是五事,當知幾種取所行義?答:略有三種:一
解深密經疏卷第七
2
0
0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