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0 - 唯識藏_32
P. 10

菩提為因緣者是。此中但與前所潤、未潤別,更無別體,果性等並同前。《大論》等  ,如理應思。《大論》等同。  若無漏即因,果唯無漏。善不善即因,果通三性。若無記之因,因通三性,果唯無記  染因中,亦與果異性,謂異熟因,果唯無記,因通善惡也。若無記即因,果唯無記。  ,論不說得離繫果故。  勿見《大論》等言此因證得涅槃為清淨因,便言此果是無為法,無為疏遠,非因生故  故。不問同異,性相稱故,名為「自果」。且淨因中,與能證涅槃清淨之法為遠因。  等所潤,貪愛等所潤,水土等所潤,皆名「習氣依」。以未為潤時,但能牽引遠自果

                 述曰:即前種子為善友等力潤已去,名「有潤依」。以能生起近果,如淨因與近  論:「四、有潤種子依處」至「近自果故」。  今此因親,此三性之因果隨因性,因緣親生增上生故,能引等流、增上果故。或  述曰:「謂內外種未成熟位」,謂有漏、無漏種子,內外種子,一切未為善友力  論:「三、習氣依處」至「遠自果故」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八本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   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