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74 - 唯識藏_04
P. 174

終之後,生剎帝利、吠舍、戍陀羅諸種姓中。吠舍、戍陀羅等亦復如是。彼作是思:  「定無妙行及與惡行,亦無妙行、惡行二業果異熟。」  行,見彼命終,墮於惡趣,生諸那落迦,或往善趣,生於天上樂世界中。彼作是思:  乏。彼作是思:「定無施與、愛養、祠祀。」復見有人一期壽中,恒行妙行,或行惡  諸靜慮故,見世施主一期受命,恒行布施,無有斷絕,從此命終,生下賤家,貧窮匱  諸法體相。  有愛養,無有祠祀,廣說乃至世間無有真阿羅漢。復起如是見,立如是論:無有一切  所攝」,不應道理。  病,有癰,有箭。欲界諸天、色界諸天,若無色界空無邊處所攝,乃至非想非非想處

                   復見有一剎帝利種,命終之後,生婆羅門、吠舍、戍陀羅諸種姓中;或婆羅門命  答:由教及理故。教如前說。理者,謂如有一,為性尋思,乃至廣說。又依世間  問:何因緣故,彼諸外道起如是見,立如是論?  空見論者,謂如有一,若沙門,若婆羅門,起如是見,立如是論:無有施與,無  如是若薀斷滅故,若我斷滅故,皆不應理。是故此論非如理說。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
   169   170   171   172   173   174   175   176   177   178   17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