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82 - 唯識藏_04
P. 282
彼想明相,但於外色而作勝解。若於是色已得離欲,說彼為外。由二因緣,名內無色 能證得勝解自在,為證得故,數數於彼思惟勝解。 遍處、諸聖神通、無諍、願智、無礙解等。雖先於彼欲界諸色已得離欲,然於彼色未 故,得色界定故;又於有光明而作勝解故。 解脫,即於欲界諸色以有光明相作意思惟而生勝解。由二因緣,名為有色,謂生欲界 想受,故名解脫。 者,謂如前說有色觀諸色等。前七解脫於已解脫生勝解故,名為解脫;第八解脫棄背 諸等至樂有差別,唯所依身而有差別。
云何內無色想觀外諸色?謂生欲界,已離色界欲,無色界定不現在前,又不思惟 何故修習如是觀行?為淨修治能引最勝功德方便。何等名為最勝功德?謂勝處、 答:欲界諸色。於諸勝處所制少色,若好若惡,若劣若勝,如是於多,乃至廣說。 問:觀諸色者,觀何等色?復以何行? 云何有色觀諸色?謂生欲界,已離欲界欲,未離色界欲,彼於如是所解脫中已得 復次,已說修習作意相差別。云何攝諸經宗要?謂八解脫等,如經廣說。八解脫
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
2
5
5
4
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