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83 - 唯識藏_04
P. 283

僕。於此義中,意顯隱蔽及自在勝。前解脫中,勝解自在,今於勝處制伏自在。  ,謂厭壞境界,捨諸煩惱;五、自在迴轉,故名為勝,謂世君王,隨所欲為,處分臣  ,謂瓶盆等,能有覆障,或諸藥草、咒術、神通有所隱蔽;四、厭壞所緣,故名為勝  、制伏羸劣,故名為勝,謂如有一,以己強力,摧諸劣者;三、能隱蔽他,故名為勝  一、形奪卑下,故名為勝,謂如有一,以己勝上工巧等事,形奪他人,置下劣位;二  是處應作勝解。  有處,於識無邊處思惟勝解。有頂解脫更不於餘而作勝解,乃至遍於想可生處,即於  無邊處解脫,於彼識處已得離欲,即於是識思惟勝解。無所有處解脫者,謂已得無所  善磨瑩故。身作證者,於此住中,一切賢聖多所住故。  聖行圓滿,名淨解脫。何以故?三因緣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復次,先已修治作意勝解,後方能起勝知勝見,故名勝處。此勝當知復有五種:  云何空無邊處解脫?謂如有一,於彼空處已得離欲,即於虛空思惟勝解。如是識  云何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?謂如有一,已得捨念圓滿清白,以此為依,修習清淨
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               5
   278   279   280   281   282   283   284   285   286   287   2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