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94 - 唯識藏_04
P. 294
次第義故,立五為因;於三摩地資助義故,立三為具。 。此中薄伽梵總說前七道支與聖正三摩地為因為具,隨其所應,差別當知,謂由前導 定因,所謂正見、正思惟、正語、正業、正命。具有三種,所謂正見、正精進、正念 ,又為斷除餘結縛故,建立第五。當知此由二因緣故,建立五支。 立審諦觀察,如是名為聖三摩地。依於四種現法樂住,建立四支;依審觀察緣起法故 於能觀察又復觀察,是此中總義。 至他所呵叱惡言,及內身中種種苦受。 今此顯示二失俱無。此定亦爾,其心清淨鮮白周遍,一切散動所不能侵,堪忍寒暑乃 故,顯蚊虻等不能侵損。首足皆覆者,若有二失,容可侵損,謂衣薄故,有露處故。 ,審諦圓滿,無諸放逸,於一切義無不了知,其性捷利。八經九經以為喻者,由堅緻 ,思
復次,云何有因有具聖正三摩地?當知善故及無漏故,說名為聖。有五道支名此 何等名為聖三摩地?云何建立五支差別?謂四靜慮中所有聖賢心一境性,及於安 又於第五喻有差別:於所觀相慇懃懇到等,當知已如前釋。謂審觀察三世諸行,
瑜伽師地論卷第十二
2
6
6
6
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