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5 - 唯識藏_08
P. 125

:一、煩惱事;二、是苦事。又於安樂利益隨逐諸離繫品五種界中,有寂靜微妙勝功  修習諸善法故,令成遠分,諸纏煩惱不復現行。界者,三界,如前應知。事,謂二事  行故;二、由界故;三、由事故。不現行者,謂雖生起,而不染著;雖未永斷,由數  習,成阿羅漢,一切煩惱皆離繫故,名善清淨。又無餘斷三相,應智  。住此位中,如實現見所知境故,名見清淨;有餘惑故,非善清淨。若於此智更多修  流果智,於其中間所住剎那,如未剋證,終無中夭,以時少故。從此無間,必證第三  ;第三,煩惱斷後解脫相續智。  三、無漏智後相續智。初,世間第一法所攝智;第二,若住於彼,能斷見斷一切煩惱  知第二補特伽羅。  補特伽羅不聰利故,信等諸根唯一味故,止觀所緣於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若住中智,便名已入正性離生,超過異生地,未得預流果。雖未剋證第三解脫預  復有三種現觀邊智,修習彼故,見得清淨。一、能順生無漏智智;二、無漏智;
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七
                    ① 智:與「知」通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① 。一、由不現
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9
   120   121   122   123   124   125   126   127   128   129   1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