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9 - 唯識藏_08
P. 129
,謂唯有心住四識住,有轉有染;又唯有心斷四識住,無轉無染。 謂我當無,於不應怖妄生怖畏,尚不起樂,況當能斷。又於是處,由二因緣不應生怖 能得阿羅漢果。 無彼。如是行者,於其苦苦究竟解脫,亦永超越順下分結,即於此道次第進修,乃至 修習如是行已,於欲界欲而得遠離,永斷苦苦,如前復生如是勝解:當無彼我,我當 欲,於諸行中,用無我見以為依止,發其勝解:願於未來無三苦我,我無三苦!彼初 所未斷故,當知於順上分諸結亦未能斷。 未斷彼故,當知苦苦未永超越。彼於壞、行二苦斷中尚不生樂,何況能斷。由彼隨順 ,次第乃至於彼非想非非想處若定若生。由是因緣,超越苦苦,而未能斷下分諸結, 來當離於我,及我未來當無有苦。雖由如是四種行相樂斷
復有四依,謂色、受、想、行。復有四取,謂於欲、見、戒禁、我語所有欲貪。 若諸愚夫薩迦耶見以為依止,於永超越壞、行二苦及永斷滅隨順上分一切結中, 住內法者初修觀時,雖於欲界未得離欲,有情勝故,而於三苦深心厭離。依樂斷
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七
2
0
0
1
1
3
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