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8 - 唯識藏_08
P. 128
可得。 苦性;二者、一切諸結永斷可得,謂下、上分結。於惡說法毗奈耶中,如是二事皆不 果大利,惡說法律即為唐捐。一者、於善說法毗奈耶中,一切眾苦永離可得,謂三種 自有所說。後結集者,於法門中稱為世尊嗢拕南說。由二因緣,善說法律名為發起大 先,諸纏位為後。又約見修所斷有異,當知是名第二差別。 ;心善解脫阿羅漢果,是第三明位。其無明位復有二種:一、先;二、後。隨眠位是 彼於如是一切如實不知不見,由此因緣,不如正理起於邪觀。 過去為曾有耶?為曾無耶?乃至廣說,如應當知。由慢故者,謂我為勝,乃至廣說。 ,發起俱生薩迦耶見。於善說法毗奈耶中,亦復現行能為障礙。 由宿世依惡說法及毗奈耶所生分別薩迦耶見以為依止,集成今界。即由此界增上力故
彼由依止薩迦耶見,於諸行中,心厭苦苦欲樂為依,起茲勝解:願於當來無有苦 復次,是處世尊依自聖教為欲,顯示善說發起,依他邪教為欲,顯示惡說失墜, 又明位有三,謂聞他音,如理作意,是初明位;已能證入正性離生,是第二明位 又即此見,由二種相,六轉現行。一、由世故;二、由慢故。由世故者,謂我於
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七
2
0
0
1
1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