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68 - 唯識藏_08
P. 168
老病,當知其心定隨老病;其有智者身雖老病,而心自在,不隨老病。是名此中愚、 若智,皆於其中不隨所欲。第二變壞,智者於中能隨所欲,非諸愚者。又諸愚夫若身 邁,由是因緣,名身老病;二者、心憂變壞,由是因緣,名心老病。第一變壞,若愚 無。若於如來如是智見為先不記謂無知者,當知自顯妄見俱行無智之性。 記別者,能引無義,故不記別,亦不執著。謂於滅後若有、若無、亦有亦無、非有非 於我見一切義中皆不了知,又能於慢覺察是慢,而未能斷。若諸無學,能作一切。 中,異生非於一切佛所說義皆能了知,亦非於慢覺察是慢,又未能斷。若諸有學,非 教智者,謂諸異生聞、思、修所成慧。證智者,謂學、無學慧及後所得諸世間慧。此 此等差別,當知如前〈攝異門分〉。 所行境界,
復次,應知略有二種變壞:一者、諸行衰老變壞,謂如有一,年百二十,其形衰 復次,諸佛如來於世俗諦及勝義諦皆如實知,正觀於彼二種道理,不應記別。若 由二種相,一切如來所說義智皆應了知。何等為二?一者、教智;二者、證智。
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八
2
0
0
5
5
2
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