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14 - 唯識藏_08
P. 214

尋思,由妄觀察,由自所起諸邪分別,發起種種不正尋思,令心擾亂,於生死海恒常  第,應知彼相。生死大海,亦由身故,乃至亦由生等苦故,於中淪沒。諸出家者由妄  不由癡故,不由生等眾苦法故,於中淪沒。此中宣說諸業、煩惱、彼果三分,如其次  水大海,或傍生趣,或有人趣,於中淪沒;生死大海,諸天世間亦常淪沒。  行為自性故,無邊無量。  同分。何等為三?一者、自性不同分故;二者、淪沒不同分故;三者、超渡不同分故。  其相。  ,見審察忍,唯自證故,名內所證。此道果法亦有五相,當知已如〈攝異門分〉分別  為引導;不共一切諸外道故,名唯此見;遠離信他,欣樂行相,周遍尋思,隨聞所起  然;若行若住,若坐若臥,一切時中皆可修習,易修習故,名為應時;導涅槃故,名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又水大海,唯由身故,於中淪沒;不由語故,不由意故,不由貪故,不由瞋故,  此中,淪沒不同分者,謂若所有淪沒,若由此淪沒,若如是淪沒,皆不同分。謂  此中,自性不同分者,謂水大海用色一分為自性故,有邊有量;生死大海用一切  復次,海有二種:一者、水海;二、生死海。由三種相,當知水海與生死海而不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瑜伽師地論卷第九十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209   210   211   212   213   214   215   216   217   218   219